技术专栏

ELISA实验常见现象及原因总结

ELISA实验因灵敏度高,特异性强在生物科研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,但对初学者而言,如不注意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,可能会对最终的实验结果产生较大影响,如实验出现白板、显色弱灵敏度低、背景OD等现象。下面对以上实验现象原因进行解析。

1. “白板”现象

在完成所有实验步骤进行底物TMB溶液显色后,酶标板中所有孔的颜色均为无色,即无信号呈现。出现该现象的可能原因:

① 相关试剂超过有效期,不同批次稀释液交叉使用

② 错加漏加相关试剂如HRP酶络合物等

③ 酶标记物的活性和效价比较低或者酶标记物被污染失活,溶液中含有酶抑制剂如叠氮化

④ 制相关试剂的蒸馏水可能被污染

⑤ 洗涤液是浓缩型的,照相关比例进行稀释

⑥ 溶液的pH值过低或者过高,一般溶液的pH值应保持在7.2-7.4

2. 显色弱灵敏度低

在完成所有实验步骤进行底物TMB溶液显色后,酶标板中孔的显色比较浅,即只有微弱的信号呈现。出现该现象的可能原因:

① 试剂盒已经超过有效期,试剂盒未按规定进行保存

② 试剂盒在使用前平衡室温

③ 试剂加液体积或试剂稀释的比例不正确

④ 洗板或者加样过程中,酶标物受污染失活

⑤ 孵育时间和孵育温度未达到实验要求

⑥ 洗涤过程中出现问题如洗涤液稀释倍数不符合要求,洗板次数过多,洗板冲击力过大以及洗板浸泡时间过长

⑦ 底物溶液TMB显色时间太短。

3. 背景OD

在完成所有实验步骤进行底物TMB溶液显色后,酶标板中的孔有颜色但是0OD值较高即背景OD较高。出现该现象的可能原因:

① 底物溶液TMB未按照要求条件保存而导致自身显色;

② 孵育温度过高或者孵育时间过长,发生了较强的非特异性吸附

③ 按说明书要求洗板,洗涤液体积、洗涤次数以及洗涤时间不足;拍板未拍干净;

④ 加样时未更移液器枪头造成交叉污染

⑤ 在操作过程中孔内混用HRP酶(HRP酶浓度太高);

⑥ 酶标仪设定参数不合适(双波长读数时不需要设置空白调零)。

 

4. 标准曲线良好,样本检测值过低的原因

客户操作没有问题,标准曲线良好,但检测多次样本依然不在试剂盒检测范围。即标准曲线良好,样本检测值过低。出现该现象的可能原因有:

① 样本原因:存储(存储时间和存储温度)不当以及反复冻融;

② 稀释方案不正确:稀释过度导致样本OD值低于试剂盒检测限;稀释倍数不足,存在“钩状效应”导致样本OD值偏低;

③ 待测指标本身原因:目的指标本身在健康生物体内含量极低,导致样本OD值低于试剂盒检测限;

④ 试剂盒未按要求保存(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)。

 

5. 整板全阳

在完成所有实验步骤进行底物TMB溶液显色后,酶标板中所有孔的颜色均为蓝色,即整板“全阳”。出现该现象的可能原因:

① 样本原因:放置时间过长导致污染;样本处理不当,含非特异性显色或干扰显色的内源性成分(脂质、胆红素、血红蛋白等);组织匀浆或细胞提取液中引入其他试剂导致基质效应过高等

② 孵育时间,孵育温度未按照说明书要求操作;

③ HRP酶浓度偏高:HRP酶络合物稀释比例不足;洗涤不充分导致HRP酶残留;重复使用移液器枪头导致污染;

④ 底物TMB污染或者受到强光以及强紫外线的照射;

⑤ 蒸馏水受到污染;

⑥ “竞争法”原理试剂盒按照“夹心法”原理试剂盒步骤操作;

以上为ELISA实验中对应实验现象以及产生原因。

 

综上所述,在进行ELISA实验时,只有对实验细节进行把控,才能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。

Reed Biotech®致力于不断提升技术水平,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ELISA试剂盒助力全球科研!